返回

泛舟青史:我开局直播问道伏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文王拉车八百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殷阳向文王行了一礼:“不知文王可还记得求贤太公拉车之事?”

    周武王此时也疑惑望向父亲,似乎也是第一次听说此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爹,您当年礼贤下士于渭水求老师出山我知道,但怎么没听您提过拉车之事?”

    周文王闻言却是轻笑一声,闭目片刻后望向了宫外的寥寥白云,眼中带着无尽慨叹,幽幽开口道。

    “当日太公望之言我本还心有疑惑,如此说来,他实乃天人之才!”

    说完他望了望殷阳,一边回忆一边语气带着笑意讲述道。

    “当年我渭水求贤遇姜尚,但当时的他可是把我折腾的够呛!”

    “啊?老师看起来很温和啊,怎么会折腾爹呢?”

    姬发回忆着自己老师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怎么也不像会捉弄老爹的样子。

    “我当时与子牙相谈甚欢,本来心里欢喜找到了治政的人才,可临当邀请的关口,子牙却提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他要我亲自拉车接他,他才愿意出山。”

    此言一出,殷阳还好,不熟悉周朝这个故事的观众却是大开眼界,在屏幕里激烈讨论起来。

    我去!那不是把老板当黄包车师傅吗?这员工是90后吧?

    我辈楷模!回头我就要我老板给我开车!

    鸽们醒醒别去!人家姜子牙是愿者上钩,你这是黏着老板老板都在想办法给你做菜啊!

    啊?什么菜?

    爆炒鱿鱼啊!

    “当时的我其实在心里斟酌良久。虽然子牙的确德才兼备,但我贵为诸侯王,姬历之子,虽礼敬乡野贤才,可也从未做过如此屈尊降卑之事!”

    “啊?”

    姬发也是第一次听说父亲的创业经历,不禁也是对这段故事大为惊讶。

    而殷阳听到此处也心底暗暗点头。

    孔子的一大功绩就是废除了周朝古礼人祭,所以才有“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慨叹。

    商朝当时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人王、贵族、平民、奴隶,每个人都有着泾渭分明的等级。

    不要把现在人人平等的观念代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

    因为很简单,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只有当时这种等级观念才能保持社会正常运行,这就是历史的规律。

    用现代的观念去批驳古人愚昧就像几百年后的人批驳现在的人抽烟喝酒是一个性质的事情,所以永远不要抱着优越感去批评其他人。

    为什么从古至今求贤若渴成为美德,就是因为这件事无论在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是一件突破世俗认知的小概率事件,这种事件直到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制度发展才开始慢慢消失,但依然在社会里流传。

    所以

    别说奴隶时期,就算是现在,又真的有几人能真正纡尊降贵招揽贤才而不是作秀呢?

    这等举止不仅考验高位者的眼力,也考验高位者的德行。

    回望历史长河,招揽贤才的美名也寥寥可数。

    周公吐哺、徐孺下榻、三顾茅庐...全都出现在了学生教科书中。

    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也许学生在考完试后全都忘记了,只有在日后工作的某个瞬间,才会突然想起。

    “哦!原来当年课文讲的这个事,是这个意思啊!”

    直到这个时候,受教育者才在子弹的呼啸声中回头让子弹正中眉头。

    直到这个时候,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才延迟性完成了整个教育的闭环。

    西伯侯沧桑的声音此刻依旧在二人和千万观众面前娓娓道来这段由于太过荒诞而不见于过往史书的过往。

    “可我想到了商朝无道和国民的屈辱,况且子牙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折服了老夫。”

    “于是,我扶起了车扼,示意他上车!”

    “我还记得,当时八十多岁的子牙定定地看着我时的眼神!可把我高兴坏了!他的眼神在那一瞬间似乎透露出许多情绪,似乎有惊异,又似乎有佩服!”

    周文王姬昌此时似乎重温起十几年前的那一天依然唏嘘不已,说到此处双手从袖中伸出放至身前,仔细看着已经苍老的双手皮肤,语气感叹。

    “我还记得,身后的子牙其实并不是很重。于是我一鼓作气将车架提了起来开始拉车。”

    “前三百零一步,我步履稳健。而后五百零七步走的跌跌撞撞,最后跌的趴了下来。”

    “姜太公当时叹息一声,脸上泛起似悲似喜的奇异神色,他轻轻挽起地上我的臂膀,对我说了一句当时我听不懂的谶语。”

    “天数啊!西伯侯!”

    “你拉着小老儿共走八百零八步,周朝享国寿八百零八个春秋。”

    “当时我一听只有八百多年,很是后悔,于是激动的表示现在力气回来了,还能继续拉车。”

    武王一直激动地听着这明明平平无奇却事涉江山社

第103章 文王拉车八百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